从讲不讲道理?到讲不讲画理--
   
作品类别
作品类别
 
 
 
从讲不讲道理?到讲不讲画理
发布时间:2010-05-07 11:46:41 浏览次数:2558次

从讲不讲「道理」·到讲不讲「画理」

与初学入门者简谈笔墨感悟必经之法 

王纯祥

在海南省,有个地方面积比北京故宫还要大的玉蟾宫,道长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,并产生深思和联想。人们常说:你是否在讲道理呀?讲不讲道理呀?不会有人说:你是否在讲佛理呀?讲不讲佛理呀?这“道理”二字说法,来源于我国道家,在我国:道先佛后,道源国内,佛源国外。早在周朝前就有道学、易经、周易八卦等研究。今日的法律是讲道理的最高准则,并且升华到“咬文嚼字”“强词夺理”之说,一字之差,决定胜败。 

如果在路道街旁边听到有二人在争吵,谁讲理谁不讲理一听就便知,那是因为人们对生活太了解了。如果不讲道理,肯定没人愿意听。 

画也是如此,若是不讲「画理」的画放在眼前,懂画的人是不愿意看一眼,更不愿意买。可是还有许多人去看、去买。为什么呢?是因为不太熟悉,不懂得哪些画在“讲道理,或不讲道理”即「画理」,所以就辨别不出来。这就要看画家对社会有没有公德心了,不熟的瓜(画)最好不要卖出去,否则会引起不利的评论。画画也是这样,也要讲“道理”,这个“道理”就是「画理」,现在很多画作是在不讲“道理”“画理”了,如果没「画理」了,虽然是一幅画,但没什么可读性、观赏性、及收藏性。在日常,也希望人们像熟悉自己生活一样去欣赏画,学习画画,懂得画理,便于收藏画。

一、观赏一幅画不论它是什么题材内容,首先进入眼帘的画面,墨与色是否合理就大有讲究了:墨与色的关系,(含纯墨画虚与实的关系,其两项若都均未达到,画面就会出现:

1、墨与色:反差过极,不协调,或整幅画面墨色太平庸一致而无大变化,达不到气韵生动。

2、虚实:没有近大远小、近浓远淡、近清楚远模糊;或上虚下实,上实下虚、中实两虚,两实中虚、左虚右实,右实左虚;(满构图画面也应如此否则就缺少了合理的章法。再者,景物:雷同、平衡、对称、均匀、等等,若画面里出现这些,都是在不讲“道理”的「画理」范畴中,就缺少可读性和观赏性了。常言道: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一幅画的好与坏,行家一目了然。所以,行家在展厅里看画只是习惯的走走而过,若是能在某画前注足,其画必有味可嚼了。   

举例:﹙1﹚、曾有一位青年画家让我看他的油画,一幅创作《残荷叶》特别好,无论构图色调技法笔触都非常专业的上品,我给提了个建议:画面远方加上一朵或二朵为宜,不可超过三朵的凋萎白荷花,画面立即有往日生气。青年画家当即感慨说:“此画已有好几年了,总觉缺了什么,这下可好了画面不会再那样死寂低沉了。”﹙2﹚、另一幅商品油画:画面景置无论远中近、左右边景都画得非常好无可挑剔,可是我又提了个建议:在这个位置如果画上一棵树,画面意境函意更觉深厚。青年画家当即惊叹说:“您的眼力太厉害了,这个地方原来就是有棵树,因为是临摹画不敢太像了,故意没画上去。”我说:不是眼力厉害,而是画理需要!什么是画理其实画家们在理论上都知道: 

1、墨分五色干、湿、浓、淡、焦。

2、颜色也可以分成五色干、湿、浓、淡、焦。(任何色)

3、墨色的线条、块面、皴擦、渲染,都可以分成五色。

有诸多色彩的技巧与技法融合于画面,可谓墨色兼容,形神兼备了。可是许多挺有功力的画家,口头上夸夸其谈,往往在下笔作画时都忘在脑后,在笔会上作出一些着实不敢恭维的画幅。常见弊病:        

1、花鸟画通常整幅画面,墨色线条都是一样粗或一样细,一样浓或一样淡,花朵一样大或一样小,枝干叶儿都是朝着一个方向,花朵颜色统一同一无变化无区别,墨色渲染的块面无轻重、无浓淡、没层次。《芥子园画谱》里石分三面;可是表现出的石头为平涂,像一块板面没有一点质感。     

2、 人物画:尤其仕女“表情麻木”“眼神呆滞”;一个面孔,“群人一面孔”“孪生众姊妹”“一面供多体”的画法。

3、山水画:1〉虽然有山石、嶺峰、云层、树木、水泽都具,可色调太一致同一,画面渲染四平八稳,无轻重,无远近,无浓淡之分;〈2〉群峰均匀、山恋层迭、无大小高低之分、没主次对比;〈3〉数十幅画面无变化,如同分割或拼接在一起的1幅大画里面的小块面;一个锅里端岀来几十碗米饭,视觉雷同泛味。   

以上这些,都属于画家作画时忘了讲不讲“道理”或讲不讲“画理”了,也就没有「画理」而可言。清醒认真的画家在每次下笔前都要慎思,胸有腹稿,像作家写文章,作诗词赋一样斟字酌句,注意自己的画面形像,严于律己,是否在讲「画理」。资深高明的画家在创作时,往往画面里要融合于三像艺术,即:具像、印像、抽像三种。〔三像是:具像~写实;印像~似与不似之间;抽像~朦胧(似乎什么都无)〕画出这样的作品是具有内涵、思维、意境、品味、耐人寻味,回味无穷。高超画家,己经驾驶笔墨之上,他们的思维与技法都已进入了炉火纯青,出神入化的境界;达登峰造极,自由王国的境域遨游。像律师一样,遵从律理讲律理,不失一言一字之差。   

二、简谈用笔方法:

1、人人都有过初次握毛笔写楷书字的经过,笔在砚台上掭一掭,光光溜溜圆尖尖写楷书,然而写草书并不竟然了。工笔画可釆用楷书执笔方式,写意画却用不着了,若如此,势必呆板无灵气。教学里时常提到:中峰、侧峰、逆峰、破峰、拖峰等。其实,破峰(散峰)最具学问,尤其在写意画里用笔离不开破峰,它会使画面中的虚实关系出现意想不到的微妙效果,无论线条、块面、皴擦、勾勒,墨色浓淡都很活跃。李苦禅说过不会用笔根的人,不是大画家。此意是:一只笔,玩不出味儿来功不到家呗。传说历史上某位大师提扫帚醮墨书狂草,遒劲苍润辛辣,十分美观,这也是破峰原理之法吧。 

    2、骨肉相连·永不分开:

在中囯画里称:线是骨,墨是肉,这是主脉。一幅画里如果,有骨无肉画面枯,有肉无骨画面软,有骨有肉,画面丰润气韵。

3、画理,其实是综合性论理,除古人谢赫已定律六法外:(气韵生动、骨法用笔、应物象形、随类赋彩、经营位置、传移摸写在实践中行笔作画时,应注重强调十六点的具体对比性方式,如:方—圆、长—短、粗细、轻重、浓淡、弯直、高低、大-小、黑白、疏密、多少、简繁、藏露、主次、呼应、参差。画画时,如力求做到其中一些,画面就会合“画理”了,形神兼备,气韵生动,有一定的可读性,和观赏性了。

三、自立信心·破除迷信

1、中国美术家协会、中央美术学院等,受此高等职衔者,皆属国家顶级职务职称的画家,其笔下艺术及技法,该之必之无可汗颜,唯有那些布衣岀身并持以同等水准,实属奇才,可敬可佩也! 

2文凭、学历、职称?并非唯之,搞艺术旨在艺术,齐白石有文凭学历、懂英语吗?毛泽东文化平平,只要有创造性,历史可记载也。

3、独辟蹊径、独具一格、独树一帜,不延袭他人风格而表榜己为。敢于做「不作打工匠」画家也。

注:王纯祥在绘画的技法研究上,擅用破笔侧峰兼中锋,软硬兼施;注重线条与墨色的浓淡对比和水分的运用,画面的虚实轻重表现自然。因此,他的画作耐人寻味,颇具学术性、艺术性、及个性。同时又是自学成才,之所以他认为,学院科班生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习,一般从临摹入门,大多墨守师规,成就于传承,沿袭于传统。而他选择的是走自己路,主张不临摹或少临摹,以读画悟画为主。但是只有具备天份和悟性很高的人,加之刻苦努力,才可能走此之路。

王纯祥  

2009.9.26. 於北京

中国猫王 王纯祥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

Copyright(©) 2006-2022 wangchunxia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